如果人生是一部電影,那麼照片可說是其中稍縱即逝的定格截圖。
如果你問,有甚麼能夠記錄生活日常,十年前大家都會說是日記或網誌。現在,生活的旁枝末節都藏於手機的相片簿。相片不如影片般連貫紀實,無可避免的失序與斷層,恰好又如同陳年記憶般總是帶著微細顆粒,呈現出我們對生活、對香港的模糊印象。新一年的攝影欄目,由我們編集部帶領大家從影像出發,為每日我們錯身而過的美好風景留下不多不少的註腳。首回目,我們來到香港最東的島嶼──東坪洲,攝下2018年第一個日出破曉。

東坪洲不在坪洲?
就算你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概都未必可以清楚分辨香港各個「山旮旯」那麼遠的離島群。早前我們編集部為大家介紹過坪洲一日遊,而今次筆者拜訪的東坪洲並非指坪洲的東面,而是位於香港最東面的扁平小島,島上充滿市區少見的沉積岩,沿岸的海蝕地貌變化萬千,使東坪洲成為香港極之珍貴的海上地質公園(甚至被納入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吸引登山人士和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觀賞頁岩等自然奇觀。
本回,我們特意取東方之意象,從香港最東面的地域捕捉晨光第一線!

以最後一幕夕陽 餞別2017
在有「日出之國」之稱的日本,當地人相信新年1月1日的首個日出擁有神秘力量,人若能親身目睹日出破曉之時,就能為一年帶來好運,情形酷似中國人說的「開個好頭」,以最生機蓬勃的方式為新一年揭幕。跨年前一晚,筆者特意從馬料水坐船至香港最東之島嶼東坪洲紮營,沒想到未見日出,先見夕陽,在島嶼西岸邊上的斬頸洲上見證2017年的夕陽餘暉,原來只要遠離繁囂都市(東坪洲甚至連電話訊號都沒有),海天一色,日出日落皆是如此清晰、如此壯麗。
東坪洲交通資訊:
出發:從港鐵大學站B出口搭乘計程車至科學園路馬料水渡輪碼頭,然後轉乘街渡(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前往,船程約1.5小時。
離開:在東平洲公眾碼頭搭乘街渡(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一天只有一班船返回馬料水,請留意時間。



拜訪島上人家:新昌士多
東坪洲沒有便利商店,但就有幾家在地人經營的士多,提供住宿、糧食和食用水等等。這家新昌士多主打海膽炒飯,店內的四姐妹每個退潮都會凌晨出動採蠔,新鮮即採即煮!

斬頸洲奇岩
貴為海岸公園,東坪洲滿佈千變萬化的頁岩,西端更有一個被海水侵蝕而貫穿的自然峽道,猶如大石遭巨斧斬斷的痕跡,真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港版鳥居?
港人最愛去日本看鳥居,花一點想像力,其實也可拍出狀似鳥居伴月的構圖。東坪洲位置偏僻,很容易看到月亮星宿,今年元旦正好是初十五,圓月惹來一波大退潮。

出發前準備 拍攝日出Tips!
身邊不少朋友都認為拍攝日出要碰運氣,因而忽略了前期工夫的重要性,事實上很多成功攝影作品都是經過周全的準備和考量而成事,以下就為大家提供幾個日出拍攝備忘Tips:
一.場地
拍攝地點要開闊,地勢高自能拍出廣角畫面同時避免人群和雜物遮擋太陽。在海邊更可以借水面反射日光,提升色彩層次感。
二. 時間
日出日落的時間因季節和氣候而異,事前應先透過天文台確認當天的日出時間。留意夏天日出較早,但亦有攝影發燒友鍾情日出日落後一小時的Magic Hour。

三. 設定
我們習慣了用肉眼直視破曉時分,很容易忽視了太陽的光度還是很高。拍攝時建議先調小光圈,以免不慎過曝;不妨試試根據現場地色溫來手動調節白平衡,做出別樹一格的作品。
四. 器材
日出日落的拍攝時間短暫,而且光線變化急劇,三腳架、快門線和黑卡都可令拍攝更順利。

東坪洲小百科
行程:約3小時
長度:約5公里
景點及建議路線:公眾碼頭、阿媽灣、更樓石、龍落水、斬頸洲、大塘村
難度:容易(地勢較平,偶爾會有濕滑而崎嶇不平的岩石路。)
補給:沒有補給點,出發前請帶備足夠的乾糧及飲用水。在週末及公眾假期,可到碼頭附近的大塘村用膳。
*資料引述自香港旅遊及發展局網站
------------------
TEXT & PHOTO: 一樹
前往起點:
從港鐵大學站B出口搭乘計程車至科學園路馬料水渡輪碼頭,然後轉乘街渡(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前往,船程約1.5小時。
從終點離開:
在東平洲公眾碼頭搭乘街渡(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一天只有一班船返回馬料水,請留意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