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跟都市人早已脫離不了關係。撇除睡覺和吃飯,步行也是每個人每天必須進行的活動。
從出門的瞬間開始,我們就要擺動雙腳,展開每天的步行路程,當然,很多人為了追求健康,會努力為著「日行一萬步」的目標進發。
然而,除了是為健康著想,以及讓我們到達目的地,如此不停地重複著步行的動作,還會有其他更深遠的意義嗎?其實,倘若能為自己留下幾分閒情逸致,一步一步的走,從來也非甚麼無聊事。

“”Flâneur””起源於十九世紀的法國,意指喜愛在城市遊走並觀察的人。六年前展開「全日遊街」計劃的林兆榮(阿榮),在他的社交平台專頁就以””Flâneur””描述自己,走遍香港九龍新界的他,是個名副其實的「城市漫遊者」。
對他來說,步行並非甚麼喜好,而是治療心靈的過程;多用雙腳代替交通工具,是他希望向大眾提倡的訊息……關於步行,這位城市漫遊者其實還有很多想法。
「每個人總有打發無聊的習慣,我只是選擇了步行。」
步行疏理忙碌日常
經常在城市裡踱來踱去的阿榮,試過從將軍澳步行到元朗,也試過從上水走路到尖沙咀。堪稱「步行達人」的阿榮,卻說自己不是悠閒的步行愛好者,走路只為療癒自己的心靈。「其實我並非喜歡步行,純粹不怕步行。對我來說,步行可以腳踏實地看社區,就如設身處地去欣賞一部電影。我本身是個性急的人,絕非享受慢活的人,但這並不代表我無須疏理自己的日常,步行正是從狹縫裡整理思緒的最佳良方。」

畢業後曾經因為找不到長工而感到絕望,步行卻讓阿榮找到心靈寄託,更因而開展了他的「全日遊街」計劃,在香港不同地區,以至世界各地的城市留下腳印。「讀書時的目標很明確,投身社會後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卻很難,步行治療了這種空虛感,直到現在對我也很有治癒療效。每天返工放工我都會步行大半個小時,即使有短途車可以代替走路,但這種短途步行已經融入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
無聊絕對是件事
有交通工具卻不使用,反而辛苦自己用雙腳步行,距離有時短至一兩個地鐵站,有時甚或長至十數個小時的跨區步行,阿榮坦言也曾因此被人覺得奇怪。「有人會覺得我很無聊,但我想強調的是,無聊絕對是件事,因為每個人總有他無聊的時候,當你因無聊而抓腳趾時,我只是選擇了步行,本質上並沒甚麼分別。經過這幾年的深思熟慮,我很希望能向公眾提倡步行,它是城市人必須的出行方式,而雙腳正是最佳的交通工具。其實香港人普遍也很能走,只是經常被地名和距離嚇到,先入為主地覺得兩個不同的地區,沒可能徒步到達,然而這些短途步行,甚至比坐車或搭鐵來得更理想。」

香港的步行體驗
即使有充分的步行意欲,但在香港這個密集的城市,步行不時都礙於種種因素,變得不如想像般良好的體驗。為了確切地感受這份「唔好行」,阿榮帶領筆者從九龍城步行到鑽石山,走他眼中這條經典的難行路線。「香港空氣污染嚴重,很影響步行意欲,遇著人群更要左轉右拐。例如因為啟德明渠的工程,令彩虹道一條十秒能走完的路線,變得要『兜來兜去』,對步行者來說並非方便的體驗。」

沿著步行路線走到某斑馬線前,阿榮談到本地的道路使用文化,認為這對城市的步行意欲同樣帶來影響。「香港駕駛者不算沒有禮儀,但在某些小處卻會很著急,有時也會叫人不想步行下去。如斑馬線的設置,目的是為了方便步行者,希望駕駛者自動自覺禮讓行人;但事實上大家都是『估估下』,即使有人踏出斑馬線,私家車和的士也未必停車,行人對使用道路的權益,也不大清楚。」

香港女生「好行得」
致力向大眾提倡步行的阿榮,喜見近年愈來愈多香港人,樂於以雙腳代替交通工具,圍繞在阿榮身邊的,自然也有不少熱衷於步行的同道中人,當中更不乏香港女生。「女生能花六、七個小時逛街購物,就可知她們的『腳骨力』甚佳,我也試過與女生一起從沙田步行到尖沙咀。有些人對周遭事物特別敏感,除了留意到細緻的視覺美感外,更可將步行體驗連結到政策之上,結伴同行時,常常給予我許多觸動和啟發。」

丹麥的交通消費模式
對比很多國際大城市,香港難以稱得上是適宜步行的地方,阿榮覺得跟市內的交通消費模式有莫大關係。「今年夏天我曾於丹麥的哥本哈根居住,當地的鐵路無論是乘搭一個站,抑或十多個車站,皆收取相同的車費,變相改變市民的出行方式,短途時選擇單車或步行,因此鼓勵更多人走路。」

城市步行的推介路線
經常在城市裡穿梭的阿榮,有時會選擇一個人步行,有時會樂於跟朋友結伴而行,偶爾更會帶團以雙腳遊走城市。以下這幾條城市步行路線,喜歡步行的朋友不妨參考阿榮的建議,或許會從步行發現日常忽略的一面。
*頹廢之美 路線:澤安邨->深水埗

路程:約30至45分鐘
介紹:位於九龍石硤尾北面大窩坪的澤安邨,是個擁有無敵海景的公共屋邨;同時邨內卻相當衰頹,只剩下一間茶餐廳。沿著斜路向下步行至深水埗,沿途會經過些舊式「死場」,喜歡尋找頹廢美的朋友,不妨到此探索一下。
*大橋美景 路線:深井-> 荃灣

路程:約1.5小時
介紹:跑步發燒友的熱選地點,飯後若有閒情逸致,尤其夜晚時分來此散步相當不俗。以深井作起點,經青山公路步行到荃灣海旁,沿途眺望青馬大橋的夜景,以及一望無際的大海,令人有種恬靜的感覺。
*社區共融 路線:沙田城門河

路程:自定
介紹:沙田的步行環境很疏通,單是沿著城門河兩邊來回步行,已可欣賞到漂亮的景色,另外優勝的地方,是城門河的周邊配套完善,有單車徑也有體育館,提供步行者足夠的「抖氣位」,有種社區共融的感覺。
*挑戰腳骨力 路線:堅尼地城->筲箕灣

路程:約3至4小時
介紹:若想挑戰一下「腳骨力」,不妨嘗試沿著這條電車線走一趟,步行至德輔道中,也可花點時間,透過雙腳感受這個金融與文化匯聚的地區。整條路線雖然橫跨十數個地鐵站,但從天后沿著英皇道而行,真實的距離或許比想像要來得少。
林兆榮
專門研究城市、交通歷史、藝術設計等,2012年於世界各地城市長途步行,開展了十一號全日遊街計劃,成為一名城市漫遊者。
FB:11號 全日遊街
TEXT:C LONG
PHOTO:BILLY、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