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與花。插畫師Kelly Kwok筆下的世界,基本只有這兩種元素。沒有多餘的背景和綴飾,獨留女性本身的原生美態,花語即絮語,乾淨亦純粹。時尚出身,Kelly卻是忠實的電影迷,王家衛的《花樣年華》,建構了她對80年代的美夢。這次,她就借畫筆來重現經典,刻劃香港最輝煌燦爛的光影歲月。

情迷80年代
「如果有多一張船飛,你會唔會同我一齊走?」張曼玉的旗袍,梁朝偉的不羈,時代交替之際,一部《花樣年華》橫空面世,而香港的花樣年華卻條然逝去。「談到懷舊,其實從四年級開始,我已經覺得自己應該出生在7、80年代。」

畫內畫外,Kelly一身時尚打扮示人,貴為各大潮流活動的畫師寵兒,她卻認為最美好的時光不在現在,在過去。「80年代,是香港影視圈最輝煌的年代,當時香港出了數之不盡的經典港產片。音樂上更加不用多說,張國榮、譚詠倫、張學友、四大天王,帶來的多首金曲,直至現在仍然會不斷重聽。」
席間,Kelly提到沒落了的碧麗宮戲院,卡士龐大、氣派十足,正是她對老香港影視圈花樣年華的印象。然而,一想到年輕一代沒有幾個聽過這個名字,Kelly驟然尷尬地掩面,笑言「暴露年齡」。時代從不等人,潮流一日都嫌過氣,這份懷舊的Guilty pleasure,她選擇透過畫畫紓發出來。

回憶中的碧麗宮
80年代銅鑼灣的著名地標,位處世貿中心地下,原身為夜總會,派場雍容華貴。戲院外面金碧輝煌,內裡環境寬敞、氣派,特設梳化座椅,行距亦以闊落見稱,是昔日香港較為「高檔」的觀影選擇。直至93年不敵樓價,光榮結業。

與很多畫師一樣,Kelly分別會以手繪與電腦繪畫。手繪主要用到水彩、箱頭筆、木顏色和鉛筆;至於數碼圖像就會用Ipad或電腦去畫。


畫人,是一場修行
投入插畫師行列已屆五年,但Kelly表示,她從小開始已經執著畫筆猜猜畫畫。關於插畫,她認為畫人總比畫靜態和風景和死物來得有趣,是以近年她經常出席各大時裝活動,即席幫人速畫寫生,最快的,甚至要在10分鐘內完成一張。「無辦法不快!當你看到後面都是長長的人龍,你就更加要抖擻精神,提高效率完成。」
畫畫成了一件“Chur”事(苦差),值得嗎?「以往一直覺得畫畫是一件很個人的事,據說不少大師都是一樣「獨行俠」。閉關幾天,一言不發,默默創作,將心中的情感揮舞出來。但隨著近年愈來愈多出去畫Live Drawing,變相多了與公眾,亦即是被畫者有更多的直接交流。這將我帶離畫室,亦帶來另一個層次的滿足感。」

神似尤勝形似
坊間有不少即席人像畫的街頭藝人,主打快而準。Kelly對人像畫就有自己的解讀。「我覺得畫畫要似可能真的不難,只要努力練習總有成果出來。但能否畫出人物的神髓和氣質,反而顯得更加重要。」

靈動女性美
繪畫過這麼多女孩,Kelly習慣成自然,經常留意身邊的人和事,由穿著、打扮和妝容去猜一個人的故事背景。加上本身的Fashion背景,令她對女性美有更深的一番體會。
「由以前到現代女性,美態一直在轉變。80年代受到很多外來文化的衝擊,例如Hippies的衝破框架、自由大愛的態度,致令女性在妝扮上都有著開放的態度,一時間爆發出很多好玩、豐富的可能性。至近代簡約主義崛起,大家對美的印象亦轉為自然和簡約,所謂Less is more,曾經講究爭奇鬥艷的女性美,在當代風潮的洗滌中,反倒反撲歸真,回復素雅之道。」

Kelly從畫家的角度審視,潮流雖多變,但仍是一脈相承。現代的設計中,依然可能看出不少80年代的因子。宏觀地看,女性美演變至今,亦稱得上是百花齊放,不同年代的風格都帶有鮮明的調性,猶如一首花間詞,靈動多變,沒有一個既定的框架。

經常以女性為主題作畫,Kelly心中卻沒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最美」。相反,她認為女性美沒有一個定性,靈動、多變、不受控,這反而是多年來女性美不變之價值。不過如果有機會的話,大概她二話不說就會選擇回到那個充滿著懷舊味道的80年代吧!

Kelly Kwok
本地時尚插畫師,大學就讀時裝,做過文字編輯,五年前正式投身插畫師的行列。主題多以女性和潮流單品為主題,活躍於流行時裝界。
www.instagram.com/kellustration
-----------------
Photo: Kelly K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