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花手水」 -紫陽花的季節-

2019-06-25

要將日本與花聯想的話,櫻花一定是首先浮現在所有人的腦海之中。但喜愛與自然共存的日本,對花卉的愛與欣賞又豈止櫻花。紫陽花是日本原產的花卉,在香港又稱繡球花,一直以來與神社及寺院的關係密切。特別在京都一帶,不難找到大量種植紫陽花的地點。近年流傳紫陽花被用作製成「花手水」的相片,更加吸引了不少人到神社參觀。

「花手水」風潮
每次進入神社之前,你或許都會見過當地人會先到一處洗手與漱口。他們認為要接受神明的恩惠之前,必先將自己的身心清淨。而所使用到的水被稱為「手水」,設有水泉與柄杓的小亭就是「手水舍」。作為參拜前清淨身心的地方,一般的手水舍設計簡單。但是有一些神社更無微不至,同時顧及到傳統與美感。

「花手水」就有如進化後的結果,把各種各樣的植物因應季節加入到「手水」之中。除了紫陽花之外,更會使用到秋葉、菊花與牡丹等製作出完全不同風格的「花手水」。當中以京都的楊谷寺最出名,2016年起因為把庭園手水舍的相片發佈到網上而聲名大噪。有指由於楊谷寺想寺內色彩更豐富,但由於寺院屬國家級文化財產不能隨意加入新花種。而靈機一觸發展出「花手水」的契機,就是日本在生日時流行送的花盒。將整個陳列概念用在「手水」意外的合適,亦正好可以利用庭園內的植物發揮。其後日本國內其他寺院亦開始跟進,漸漸成為了一股潮流。

紫陽花與神社
紫陽花被用作「花手水」也不是毫無原因,時至今日也有象徵著幸運的意義。在兵庫縣的相生若狹天滿神社,又名「紫陽花神社」,就有提供「除魔紫陽花護身符」。自古以來民間流傳著「將紫陽花懸吊在屋簷,有招財且除厄運的效果。」當時更有一說是「只可以用其他人家中的紫陽花才會有效」,結果相繼出現偷花的現象。愛知縣的補陀寺住持有見及此,直接在附近種植大量紫陽花。即使再被人怎樣偷也好,也不會造成問題。現時該處已種植約5萬株紫陽花,意外成為一處吸引的觀光地。

其實「花手水」有另一個更正統的意義,在昭和26年由神社本廳出版的《神社有職故實》便有記載。在野外或者是冬季進行儀式的時候,可能會遇上沒有水的場合。這時候就會使用桑葉、花或者雪等東西代替「手水」,而桑葉就是指「花手水」。

萬千紫陽花競妍
每年的六月至八月,由南至北都是紫陽花的開花期。對比起一片粉紅的櫻花,紫陽花沒有特定的顏色。花色會因為土壤的酸鹼度而改變,概括而言可形容「酸性土壤是藍色,鹼性土壤是紅色」。在同一株紫陽花由於從根部傳送的元素量不一,亦會長出不同的花色。所以我們不難在同一處地方看到不同顏色的紫陽花,這種微妙的顏色差別造就了它有別於其他花的視覺效果。

紫陽花不像櫻花生長在樹上,作為園藝裝飾花種植較簡單。在人氣漸漸增加的同時,日本各地亦有舉辦大大小小的紫陽花祭。每次開花時間往往都有約一個多月,所以只要在合適的月份遊日,不難遇上遍地滿開的盛況。在這個鬱悶的梅雨季節,賞紫陽花一洗頹氣又會不會是你的選擇?

TEXT:OLIVER FONG
PHOTO: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