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舊日的商業紙品琳瑯滿目,包裝盒、收據、紙袋、手寫帳簿、宣傳單張等等,其設計、用字、圖案、記數方式都趣味盎然,極具時代特色。
Facebook 專頁「程尋香港」和「香港老舖記錄冊」的成員,一直都有收藏香港舊日的商業紙品,近日,他們更合辦特展,將部分珍藏公諸同好。展品以「人像為記」、「精美廣告」、「花碼記數」、「典雅中文」及「雞皮紙袋」作分類,設計精美的雞皮紙袋;用創辦人肖像作為商標的中成藥包裝;寫上傳統花碼字的單據⋯⋯全都可在展覽中觀賞得到。透過展品,大家可以認識到舊時香港的美學,從而學會欣賞傳統文化。

在七十年代以前,膠袋並未盛行,店家都會生產自家字號的雞皮紙袋盛載商品。但由於成本的考量,很少店家會把雞皮紙袋印上雙色或三色的圖案。陳潮記菜種行的雙色紙袋,也因此更為珍貴。

1949年的手寫單據,歷史悠久。

蛇王林店舖說明紙,仿古的設計給人一種舊香港的感覺。從單張上,可看到舖頭的商標,也可以從中了解老店的歷史,例如單張上列出了蛇王林舊時於通菜街的分店地址,但時至今日,卻只剩下上環一間店。

戰前至六十年代初,香港的電話號碼只有5個數字。後來隨著香港人口增長,電話號碼增至6個數字。

花碼又稱蘇州碼子,是源自中國蘇州的數字系統。每個碼子都代表了一個數字。早在香港開埠時,花碼已出現在小巴牌、酒樓、茶餐廳、街市或中藥房等地方。

1949年的手寫單據,歷史悠久。

茶葉包裝紙,質地較薄,比較透氣,可讓茶葉的濕氣更易揮發,延長茶葉的保質期。

以往的中成藥包裝大多會印上創辦人的商標,作用是為了防偽。

八十年代的餅家價單,設計相當精美。

老字號悅和醬油的雞皮紙袋。

舊時的象牙店也會用包裝紙來包裹象牙筷子等製品。

一些老店至今依舊沿用的花碼數字,大家又看得懂嗎?

在塑膠袋還未普及前,燒臘店大多會用雞皮紙袋盛載燒肉。


「紙愛當年——香港舊商業紙品特展」
日期: 即日起至5月29日(逢星期六、日)
時間: 上午11時至下午6時
地點尖沙咀The ONE商場3樓312號舖傳藝舘(社企)文化廊
TEXT & PHOTO:ON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