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千古傳頌,「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更突顯出這位宋代詞人的豁達灑脫胸襟。近日在大館舉辦的展覽就以「圓缺俱樂部」為題,借「圓缺」表達我們正處身於一個充滿變數和離散的年代。「圓缺俱樂部」與一般健身室或俱樂部不同,這個展覽並未設有公式化的「管理」法則,展品無意强調知識的啟示或構造奇觀引起驚嘆,而是提供一個觀察和自省的空間,讓觀眾自行探索和詮釋感受。

「圓缺俱樂部」由7位香港藝術家——鄭虹、卓思穎、朱凱婷、劉清華、李卓媛、曾家偉、嚴瑞芳一同構建;透過這個空間,審視、拆解、甚至擁抱這個固有常態及集體應變力都備受挑戰的時代。藝術家們藉著作品提出疑問:脆弱是否為生命及人類社會的一種恆常本質?展露、分享關於脆弱的經驗和思考,是否不失為一種激發同理心的社群構建新策略?通過藝術家各自的作品,一起去審視和拆解各種形式的脆弱。

嚴瑞芳
《他們的房子》,2022年
單頻錄像

卓思穎
《Dependence》,2015年
金屬、燈泡、電線

卓思穎
《Stress Test》,2021年
製電子設備、馬達、布料、金屬

鄭虹
(右)《夜星/ 路燈》,2021年
炭筆、乾粉彩、石墨布本
(左)《湖面》,2021年
炭筆、乾粉彩、石墨、丙烯布本

李卓媛
《末日方長》,2020 – 2021年
噴墨打印紙本雙層裱貼、燈箱、單頻錄像

李卓媛
《憶》,2021年
噴墨打印紙本雙層裱貼、燈箱、單頻錄像 銀鹽印相、瓷、單頻錄像

朱凱婷
《inti-gym》,2021年
互動裝置

曾家偉
《琵琶魚》,2021年
錄像裝置

曾家偉
《氣泵》 ,2021 年
電視裝置

曾家偉
《蟲洞》 ,2020 年
錄像裝置
TEXT:Ivy
PHOTO:主辦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