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光‧影‧香港夜」︰遮打花園的光影紙船

2017-12-05

 上月底,「光‧影‧香港夜」首次在港舉行,港九多區的建築都加上了光影點綴,成為城中盛事。有份參與的多媒體設計師伍韶勁(Kingsley)就創作了命為「關於海的歌」的藝術裝置,用紙船承載漂洋過海的人的故事。

坊間的光影節大多都是喜氣洋洋,讓人盡情「打卡呃like」,Kingsley的作品則反其道而行,邀請觀眾在水邊靜聽一個個生命故事……

飄洋過海的故事

「這些節日大家去到除了自拍、上載到社交媒體之餘,藝術家是否可以有更多層次,利用藝術去帶出一些議題?」為了準備「關於海的歌」,Kingsley和團隊訪問了五組不同飄洋過海來到香港的人,收集了他們的故事,透過光、影和音樂將他們的經歷和觀眾分享。他們當中有傭工、有逃避戰火的人、也有隨漁船飄流的人……全部都走過一段路才來到香港,Kingsley就收集了和他們同行的樂曲,加入到他的作品當中。
在「光 ‧ 影 ‧ 香港夜」舉行期間,市民可以摺小紙船,放上蠟台後,讓它們在水池蕩漾,當紙船滑過發聲裝置,就會發出樂聲。

是次「光‧影‧香港夜」受到「法國里昂燈光節」啟發,來自法國和不同地方的藝術家亦有份參與這項盛事。「法國里昂燈光節」是全球歷史最悠久的光影盛事,於每年12月舉行,吸引超過300萬訪客觀賞。這項盛事為期三晚,得到里昂市77個景點參與,以獨特的光影灼見,創作一系列精彩的光影活動。

光影節除了selfie和like

Kingsley認為,光影藝術最直接的解讀是用光去做創作。但對他而言,光的意義在於能夠投影(cast light)於一些暗處「城市有很多故事都位於暗處,我們日常是看不見的。我們該如何cast light去令大家看到呢?」今次選擇了五個在香港泊岸的故事,但他認為只是一個開始。「這類光影藝術節,有的作品比較eye candy,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我會想,既然有資源,觀眾除了去到selfie和like,是否有更多思考能帶給受眾呢?」

伍韶勁(Kingsley)

多媒體設計師,其跨媒體概念藝術著重建構作品與展覽場地及鄰近社區的關係,把抽象意念和被遺忘了的事物呈現於互動裝置、公共藝術、聲音和空間設計等不同創作形式上。

TEXT: NATALIE 
PHOTO: WAI、受訪者提供
#5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