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仍然記得佢哋嗎?」  記錄香港情懷

四代畫家,對香港都抱有一種情懷,這種情懷正是香港六十、七十年代曾經出現的老行業,這些行業來到今天,有的已經被遺忘掉,有的甚至已經消失了。一個名為「仍然記得佢哋嗎?——藝術家筆下的香港老行業」特展,就邀請了歐陽乃沾、沈平、劉啟舜和慧惠4位分別生於4個不同年代的畫家,把這些值得被記住的香港情懷,透過畫筆再一次呈現在觀眾眼前,與大眾一同緬懷老香港的風土人情。

歐陽乃沾走遍了香港不同角落,把他的觀察以街頭寫生的方式記錄下來。

沈平特別鍾情香港電車,所以不少畫作以電車為主題。

記錄本土日常

4位來自不同背景的畫家,創作靈感卻不約而同地都是來自最平凡的日常生活。畫家沈平在八十年代來港定居,擅長水彩、油畫和水墨畫的他,在40年間用畫筆記錄了香港的變遷和香港人的生活點滴,看過各種風土人情,他最鍾情的始終是北角春秧街的風景,「我喜歡去春秧街,拉著小拉車去買菜,我一方面是買菜,另一方面是要拍下電車『叮叮噹噹』穿梭在街市中的畫面,這種景象是香港獨有的本土情懷,在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另一位畫家劉啟舜於六十、七十年代已離開香港移居加拿大,縱然在外國長大,但並沒有影響他對香港這片土地的情意結,「我仍然記得小時候到士多買椰子雪糕給外婆,以及買現在已經停產的藍色檸檬味瑞士糖的片段。不少舊行業已消失,真的很可惜,但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永不會消失。」至於香港畫壇前輩歐陽乃沾先生,在將近70年的畫家生涯中,一直堅持戶外寫生,在90年代中期,更在5年間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畫了近二千幅速寫作品,記錄了香港各種各樣的城市景象。而4位畫家中年紀最輕的慧惠,則在油麻地長大,家人在油麻地開茶餐廳,對小店情懷特別有感受。

點滴在細節

一踏進展覽大廳,就看到了小時候最愛吃的大白兔糖和一幅色彩鮮艷的大白兔糖畫作,這亦是劉啟舜在是次展覽作品中的開端。他認為在作品中注入故事,才能令觀眾對作品有更深刻的印象。他這一系列畫作以電影為靈感,細看之下,會看到《72家房客》和《蘇絲黃的世界》等老香港電影的影子,他更在畫中隱藏了一個「飛仔」追女仔,再把女生賣進「火坑」的故事,所以看畫時千萬不要錯過每個細節!

慧惠認為香港每區都有自己的靈魂,於是她跟不同團體合作,製作出一系列的區域地圖,包括鴨脷洲、北角、油麻地和獅子山下東九龍等。每幅地圖都畫上了該區一些小店和老店,問她在繪畫這些地點時有甚麼準則?她說:「這些地點都是當區街坊投票選出來的。」所以這幅可說是真正的街坊地圖,而身為油麻地街坊的她,更在地圖畫上自畫像「打卡」,標示出自己的家,刻下自己在油麻地的印記。

劉啟舜的畫作,每個細節都充滿故事性,只要細看其一系列的作品,就會發現這個畫中女主角背後的故事。
慧惠在油麻地出生和成長,她在畫中「打卡」的位置,正是她成長的家。
4位藝術家(左起)沈平、慧惠、劉啟舜和代父親歐陽乃沾出席的歐陽應霽。

TEXT: Lorraine Lo
PHOTO: Ki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