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Portraiture》像素背後的反思

2021-11-09

Portraiture指塑像,意為製作肖像畫的方式。肖像畫創作有悠久的歷史,將一刻變成永恆,把人物的樣貌瞬間凝結於畫紙上。藝術家李天倫(Otto Li)和鄒昊宏(Timothy Zau)嘗試突破肖像畫的創作傳統,通過舉行《Portraiture》展覽,以非常規方法來表達肖像繪製的概念,引領每一位網路使用者反思像素背後的意思。

數位作品 展現虛實之間

虛實之間的界線很模糊,李天倫自創了一種獨特的風格:以虛擬的數位工具解構事物,然後再將其立體像素重新組裝成實體。今次展覽的作品會以類近鉛筆繪圖的形式呈現,藉數字來表達人物,畫中人只留下依稀可辨的輪廓。李天倫借數位坐標來暗示人物的面部特徵,希望透過坐標應用,讓人反思虛實之間的關係:所見是否即所得?

李天倫

李天倫於香港中文大學先後獲得藝術文學士(2003),及藝術碩士學位(2013)。他曾任職CG動畫概念設計師多年。他常藉解構創作主題,將其重塑為另一形式的實體,以此探索虛擬與現實世界之間的關係。

自拍變油畫 記錄「速食」文化

另一位藝術家鄒昊宏的肖像畫取材於Instagram上的匿名自拍照。時下很多人都會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照片,但這些帖文往往只能引來幾秒注視,便會被其他資訊蓋過。鄒昊宏把這些讓人過目即忘的自拍照重新繪製成油畫,而油畫作品往往經得起百年時光考驗。這些隨機選擇的「速食」照片在他的筆下,將會蜕變成世代相傳的作品。

鄒昊宏
鄒昊宏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取得藝術系文學士(2008),其後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視覺文化研究碩士學位(2010)。他嘗試探討標題無聊、看似胡鬧的網上自拍照的角色:它們看似在講述生活故事片段,但縱深一想,又似乎沒有任何實質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