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熱愛電影,你想在一個怎樣的情景下離世?筆者曾經想像過,要是在電影院裡看著心愛的電影,在光影的感動下離去,那應該是一件幸福而無憾的事。山田洋次的新作《電影之神》,是一封關於電影的情書,藉著主角鄉的故事,道出愛電影可以如何愛得一生一世,必定令你看得百感交集。
松竹映畫於1920年成立,去年是他們的100週年,而《電影之神》就是慶祝松竹映畫100週年的紀念作品。電影根據原田舞葉的同名小說改編,於去年3月初開拍,誰知道主角志村健不幸離世,然後肺炎疫情爆發,令到拍攝工作暫停。後來,找來了澤田研二接棒主演,並且在疫情下排除萬難,終於同心合力完成,令到這部紀念作更具意義和紀念價值。

鄉(右)與淑子(左)自年輕時相愛數十年
電影是用心看的
鄉(澤田研二飾)好賭成性,時常向貴利借錢,連累妻子淑子(宮本信子飾)和女兒步(寺島忍飾)幫他還債。某次,淑子和步決定不再幫鄉,鄉一氣之下,來到老朋友寺新開設的戲院。寺新剛好要測試一部舊片子的菲林拷貝,而鄉當年正是那電影的副導演。然後,我們跟隨鄉的回憶,回到了當年在片場的日子。當年,鄉寫下了劇本《電影之神》,原本由自己執導,卻遇上了意外,令鄉的夢想落空。某天,鄉的外孫勇太發現鄉的舊劇本,便建議一起修改,然後報名參加劇本獎,令鄉重拾自己未圓的夢。

年輕時的鄉(左一)對電影有著遠大的夢想
山田洋次曾經為大家帶來無數感人的好電影,現年90歲的他,自1961年當導演至今,《電影之神》已是他的第90部作品。他的每部電影都由生活出發,是以總能夠令觀眾看得投入和感動。這次,他透過故事中幾位人物的日常對話,道出關於電影一個基本而簡單的道理——觀眾看電影,是用心看;而寫劇本就是把內心想說的寫出來。這對不少年輕一代影評人或是編劇來說,是一個珍貴的提醒,當編劇都用心寫劇本,總能夠感動到用心看電影的觀眾呢!
人情珍貴的年代
作為一部100週年紀念電影,加上拍攝時碰上疫情,電影在懷舊和紀念之餘,也對現實的景況有著一番體會。步原本在電影刊物工作,卻不被續約,刊物後來還要轉為網上版繼續生存。寺新的電影院培育著一班電影愛好者,卻因為疫情,令戲院遇上經營壓力。這些情況,對我們毫不陌生,是每個為著電影夢繼續堅持的同儕近年共同面對的考驗。

年輕時的寺新(左)、淑子(中)和鄉(右)關係微妙
對於有一定年資的影迷來說,觀賞《電影之神》彷彿是一次光影回憶的旅程,電影中有不少元素,教我們想起從前觀賞電影時候的美好印象。例如:從前很多電影都是放映菲林,那種在菲林獨有的微粒質感,是後來數碼電影所沒有的。有很多經典電影,就算現在的電影數碼修復技術多麼精細,都沒法讓我們再體會那種菲林的質感。鄉、淑子和步年輕的那個年代,拍照用菲林相機,寫信是親筆書寫,我們拍每一張照片都小心翼翼,怕浪費菲林;寫每一隻字都格外留神,怕浪費信紙。在那個遠去的年代,每個人對人對事對物都特別珍惜,人與人之間的情都更為珍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