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貝隆夫人》首襲港 ︰駐團導演有話兒

2018-03-27

說起貝隆夫人,一定會想起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 和 “”You Must Love Me””等名曲。當年麥當娜在電影中飾演貝隆夫人,將這個阿根廷國母的故事唱得街知巷聞⋯

但你又知不知道,《貝隆夫人》電影其實改編自享負盛名的音樂劇《貝隆夫人》?

今年五月,香港觀眾終能首度在港看到這齣音樂劇,透過歌曲、舞蹈和戲劇,見證著貝隆夫人如何一步步進入權力核心。我們特意找來音樂劇的駐團導演Anton Luitingh,由他講解一下他參與《貝隆夫人》的經驗。

m=metro Pop
A= Anton Luitingh

m: 這個演出對你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A: 要將新舊元素結合、製作出一個出色的歌舞劇給時下的觀眾欣賞,是一大挑戰。《貝隆夫人》約有40年歷史,是音樂劇界中其中一個最精湛的劇本,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將歷史悠久的劇作以現代的手法重現。每次重演,Hal Prince和Andrew等人都會參與,並提供意見,盡力將新鮮感帶給觀眾。不同於《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和《CATS》(貓)般戲劇化 , 《貝隆夫人》相對注重敍事、音樂和演技,因此更需要演員互相磨合,去讓年輕一輩的觀眾感受到戲劇的張力。

m: 你們在香港也有招募兒童演員參與演出,並已經完成了試演,可否分享一下在港遴選的經驗?
A:今次共有200多個小演員在參加試演,我們從中選了18個。角色的要求是樣子可愛和有悅耳的歌聲,他們演出的其中一幕是要唱聖詩,我們希望小演員有天使一樣的歌聲。兒童在劇中的角色也頗重要,貝隆夫人的角色和小朋友有良好的關係,常探訪醫院和孤兒院,和小朋友很親近,因此我們需要小演員的參與。

m: 你認為在今日再將《貝隆夫人》 一劇搬上舞台有甚麼時代意義?
A: 《貝隆夫人》是一套浪漫又富政治和批判社會意味的音樂劇,很能回應當下。今日,世界各地的人都在質疑領袖的權力,例如特朗普、穆加貝、普京等坐擁權力的人物,在鏡頭和媒體背後,究竟他們執政真正的目的是甚麼?當年具隆夫人思考的問題,今日我們也在想⋯
另一方面,《貝隆夫人》和女性參政有莫大關係。40年代,女性地位低下,貝隆夫人參政亦受盡質疑。在這些年過去後,情況一路變化,但又不真的是很顯著⋯今日回看,讓我們看到爭取性別平等進行了多久。

m: 今次《貝隆夫人2018》有甚麼特別之處?
A: 今次的是一個跨媒體的製作,我們特意加入了很多真實的錄像,希望讓觀眾感覺置身於阿根廷,是當時的一入子,以增加真實感。
在大熒幕上,有時是一個背景,唱Dont Cry For Me Argentian時,會見到背景出現阿根廷總統府Casa Rosada
而講到她跟各國領袖會面時,我們亦會播放當年會面的新聞片段,帶領觀眾重回
而今次的音樂也經重新編曲,感覺較摩登和貼近時代。

Anton Luitingh

《貝隆夫人》香港演出的駐團導演Anton Luitingh畢業於 University of Stellenbosch, 曾參與劇作包括 “The Rocky Horror Show”、”Grease” (《油脂》)、 “Cats” (《貓》)等演出和擔任多個製作的駐團導演。在今次《貝隆夫人》中,Anton會兼演Magaldi一角。

《貝隆夫人》講述阿根廷前獨裁者胡安・貝隆的太太伊娃・貝隆,如何由出身悲微,力爭上游至獲得權力、地位及財富,最後成為阿根廷國民心目中的精神領袖。

《貝隆夫人2018》
日期︰5月11至6月3日
地點︰香港演藝學院 歌劇院
票價︰$1045/$845/$595/$445
FB︰Lunchbox Theatrical Productions Limited

TEXT: NATALIE 
PHOYO: BILLY、受訪者提供
#60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