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劫168小時》(7 Days in Entebbe)改編自1976年震懾全球的恐襲事件。一架法航客機遭騎劫,被迫降落烏干達恩德培機場,恐怖份子要求以色列釋放52名「巴勒斯坦人民解放陣線」的在囚成員,否則大開殺戒。以色列政府卻不妥協,展開了跨國救參行動,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從來「不可能的任務」都是吃香的電影題材。導演Christopher Nolan去年交出《鄧寇克大行動》(Dunkrik),將二戰時其中一場最重要的撤退搬上大銀幕,英軍將數以十萬計的士兵,在短時間之內從海的一端運送到另一端,還要避開敵軍的追捕,能夠成功,完全是個奇蹟…在2016年,我們又在戲院見證另一個奇蹟。電影開宗明義叫《薩利機長:迫降奇蹟》(Sully),講述機長Sully駕駛的客機引擎停擺,Sully當機立斷,迫降在哈德遜河上,乘客與機組成員共155人全部倖免於難。這些事件,本身已經十分戲劇性,將他們改編成電影後,更是讓觀眾能看到全局,有更深刻的反思。

著名的恩德培行動(Operation Entebbe)多年來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作品,相信觀眾到營救行動不會感到陌生。不過,《航劫168小時》的導演José Padilha今次除了聚焦於行動,更有另一條主線,去講述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政治領袖之間的鬥爭,讓人看到行動背後的另一場角力。當時的總理拉賓和國防部長佩雷斯處處各持己見,在七天內,我們可以看到他們關係的變化…兩個老謀深算政客的交鋒是此戲的一大亮點。

兩位電影監製Tim Bevan 和 Kate Solomon十年前監製了奧斯卡提名作《聯合93》(United 93),一部從人質角度去解構劫機恐襲的電影。今次的《航劫168小時》亦關於恐襲,他們認為這件事件當中有很多歷史細節,是一直以來大家忽略了的。他們就希望透過電影,讓大家看到不同的觀點與角度。
《航劫168小時》
導演: 荷西柏迪尼亞
演員: 露莎蒙碧姬、丹尼爾布爾
片長: 106分鐘
級數: IIA
上映日期: 2018年3月15日
PHOTO: 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