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艾嘉新作《相愛相親》是上月舉行的香港亞洲電影節的閉幕電影之一。電影溫暖動人,宣傳文案說它是「今個冬天最溫暖的電影」,並無誇張。
《相》由張艾嘉、田壯壯、郞月婷、宋寧和吳彥姝主演,吳彥姝演姥姥、張艾嘉飾媽媽、郞月婷是女兒薇薇,老中青三線發展,互相交錯…觀眾就見證著一個家庭如何由冰冷變得溫熱。
看似是一台女人戲,但最搶鏡的卻是演爸爸的田壯壯,沒演戲經已五年的他,演起溫柔慈愛的丈夫沒半點矯情。相愛、相親,他最流露得最自然。

電影講述在生母病逝後,慧英(張艾嘉 飾)欲將父親的墳從老家遷出,與母親合葬,卻遇到父親原配姥姥(吳彥姝 飾)極力反對,慧英「霸王硬上弓」,姥姥亦使出一招「恃老賣老」,兩人爭持不下,薇薇 (郎月婷 飾)就成了磨心。
慧英性格強勢,控制欲強,在學校裡是權威的老師,在家裡是大內總管,要做的事誰也阻止不了她,能包容她的就只有丈夫孝平(田壯壯 飾)…這亦解釋了為何薇薇和她總是水火不容,哪有二十出頭的年青人願意被母親指揮呢?
薇薇出身中產,但家庭背景和家庭溫暖並無直接關係,不是說衣食不憂就代表家中有愛,天下間吝嗇愛、不懂愛的有錢人可多呢! 薇薇和母親永遠是單向的,兩個自說自話的人,註定會被冷漠和誤解分隔開…

而孝平是母女之間的緩衝,護著女兒之餘又對太太百般遷就、明知道另一半好勝,就處處都讓著她。一開始,慧英人前人後都說遷墳是生母的遺願,孝平明明有所質疑,但他都默不作聲,「對質」時說「在女兒面前不好說你」。這不就是一個好丈夫的典範嗎? 爭吵時,人們最喜歡把甲又扯進來,又叫乙來評理,丙又來說說第三方意見,明明只是雞毛蒜皮的事都擾攘半天…但孝平不慍不火,很多時候都是默默站在一旁,甫開場我甚至覺得他有點像「路人甲」。不節外生枝(特別是家事)是一種難懂美德,我們都該學習。

張艾嘉固然是本色演出,但擔任導演的她竟能將田壯壯塑造得如此柔情,是一大驚喜。年輕女兒薇薇還在嚮往驚天動地的愛情、姥姥的愛情一早消散,而她經歷過20、30、40後,得孝平如此一個歸宿,夫復何求?孝平駕車一段是全片的昇華,既看到一個悠然自得、我行我素的孝平,又見到一個截然不同的慧英,在最後讓人由衷的感受到溫暖。有人說,那段獨白是田壯壯的真實心聲,或許是吧,活到這個年齡仍有所堅持,殊不簡單。

外公的墳困擾著在生的三代人,這亦揭示了慧英一家缺乏溝通,究竟外婆是怎麼想的? 姥姥又是怎麼想的?
到了最後,外公的墳何去何處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都願意打開心扉、走近彼此。
一個家庭,需要愛去維繫,而愛的基礎是理解和體諒。看畢,想起張愛玲的話︰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姥姥是、慧英也是。
PHOTO: 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