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狂舞派3》:去盡之後,如何繼續?

2021-03-18

當年《狂舞派》中為夢想去盡的主角,在這回成了向現實妥協、為謀生搵食、販賣技能的表演者。遠離首集的青春熱血童話基調,《狂舞派3》是一齣不只屬於年輕人的殘酷城市寓言。

首集談夢想的代價,可能是付出多少努力,投放多少時間,是個人選擇與自由意志。但這回,電影將舞者、創作人、藝術家的實際所需條件,排山倒海逐一陳列:和空間有關,和租金有關,和生存權有關;以及,正在從事的藝術文化工作,有沒有被消費利用的價值有關。

電影中,當城市正翻天覆地發展改建,主角煩惱的,是「有冇錢俾家用?」、「有冇工開?」、「有冇飯食?」、「仲俾唔俾得起租?」,偏偏「做得好不好?」「係咪做緊真係想做嘅嘢?」,已經不是先決。

如戲中的 Hana(顏卓靈),會被身邊的人諷刺、勸退:「你不用那麼努力」,因為,別人不在乎你做不做得到,做得好不好。「你做番之前咁就Okay」,是最讓表演者/創作人無奈的要求。

懷著野心,為了追趕躍上看似能通往夢想的列車,接受附帶條件,不停銷售、消費自身的初衷,不惜被蒙上背棄理念的罪名。因為「森林冇嘢食」,內心的猛獸被各種處境馴服了,和顏悅色地進行馬戲表演,遵從遊戲規則了,適應了,妥協了,認命了,曾經渴望得到的似是得到了,但連當初唯一能落腳的據點,都被連根拔起,被發展商挾住街頭藝術文化發展的名義,改造成一個平民如你我,再也消費不起的主題樂園。

成長的痛苦,不再只是問:「能為甚麼去到幾盡」,而是即使願意去盡,又可以如何繼續?

喜歡《狂舞派3》沒有 False Hope,沒有高舉正能量,沒有主角一定要是好人同一定「啱」的定律。純真熱血不再,情感卻同樣真誠。電影寫實刻畫微妙的「人性」,在這個畸型城市生活與生存,誰能保持澄澈如水?城市勢不可擋的發展中,「很多事情」我們早已知道,猶如在發清醒夢。

電影最後的一個鏡頭,是關於下一代人,在瘋狂興建中的偽樂園工地,仍然做著相信的事。有人說電影有點長,但現實中,生命的磨難,更長。

眾多角色中,當中顏卓靈和 BabyJohn 的戲份尤其難演,但二人的情緒流動極具感染力,劉皓嵐(小華)與奶茶的相處動人,還有極令人期待的鍾雪,以及一眾新演員未能盡錄細說。

願,好戲有好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