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Tone Music主辦的《未來音樂祭Tone Music Festival 2021》有如濃縮了的港版Clockenflap及超犀利趴,28組演出單位的音樂光譜極廣,由音樂種類、橫跨數代但都深受年輕人追捧的音樂人及歌曲,雖然沒有花巧或昂貴的舞台效果及設計,但將近4小時的演出也盡顯主辦單位的誠意──香港樂壇百花齊放,充滿活力且充滿可能性!而且,是次未來音樂祭只是一篇序章,只因觸執毛主唱Jan Curious已預告來年的Tone音樂大獎:「香港音樂是屬於未來的年輕人。」一年後,不論作品有否派台,或只是上傳至YouTube,只要是原創的音樂作品,便能一起競逐遴選。

甫開場,便由TomFatKi及Billy Choi帶來《天水團gang gang》,現場氣氛馬上炒熱至最高點,所有樂迷也舉高手、站起來。
28組表演單位包括:
Billy Choi | 周國賢 Endy Chow | Gareth.T | hirsk | Instinct of Sight | JASON KUI | Jan Curious | JB | KOLOR | 小塵埃 Lil’ Ashes | LMF | Matt Force | MC $oHo & KidNey | 吳林峰 | 逆流 | 乙女新夢 | ONE PROMISE | per se | 石山街 Rock Hill Street | Room307 | RubberBand | Serrini | 岑寧兒 Yoyo Sham | TomFatKi | ToNick | 王嘉儀 Sophy Wong | 王菀之 Ivana Wong |黃妍 Cath Wong
香港音樂另闢新徑
香港音樂不是「曾經」很輝煌,而是一直也綻放得很精彩,只是被埋藏得更深,需要有心人更有耐心地挖掘出來。在音樂祭的這一晚,不少單位表演的歌曲也沒有派台、沒有MV,只是由一些志同道合喜愛音樂的人士製作而誕生,對此,Serrini替不擅言詞的今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獎」得獎人hirsk傳達:「不要因為沒有MV或者歌曲製作費不是天價便不聽,這樣是跌進資本主義(的陷阱)。」
的確,只有篩選的頒獎典禮,被埋沒的是努力創作的音樂人,從來也不是香港音樂。把時間和地點換掉,可見的是hirsk、方大同、岑寧兒先後得到台灣金曲獎;Serrini、岑寧兒、per se得到金音獎。對此,Serrini笑言香港人應多爭取外國獎項,香港有很多路都被拉了「立入禁止」的封條。既然如此,hirsk認為大家不應「咁乖」:「做音樂唔應該play safe,因為這樣是最dangerous。」今時今日做音樂,不要再想更多的迎合及計算,可以更任性一點。

「做香港音樂,而非只做音樂給香港人聽」
曾幾何時,香港的音樂和電影作品影響整個亞洲地區,以至國際。那時候,是香港音樂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人在台灣的李拾壹表示,雖然自己身在台灣發展並與當地的音樂人交流,但不論離開香港多久,孕育其成長的土壤始終是香港,故其作品的背後自然會看到香港文化的影子:「但香港音樂人不能再覺得自己做『廣東歌』畀香港人聽,日本的音樂作品會叫『日本歌』而非『日文歌』,大家要做的是『香港歌』。」好的音樂作品會廣泛流傳,不會受創作語言所影響。

ONE PROMISE鼓手Anton目前因手指尾骨枯而休養中,成員特地邀請他上台分享音樂祭的快樂,還有感受樂迷的支持打氣。

Tone音樂大獎
《未來音樂祭》讓大家看見香港音樂的多樣性及可能性,入場的觀眾不可能是全部28個表演單位的支持者,但每位觀眾也樂於享受和認識熟悉與陌生的音樂,以歡呼聲和掌聲迎接每位歌手,融化當中較青澀的歌手,用最直接的支持給予他們信心。樂迷常言在台灣樂團五月天的演唱會中,每位歌迷都如信眾一般,但在《未來音樂祭》中,鼓聲落下、結他弦線震動之時,每位站起來按節奏搖動的樂迷,也讓人看到他們對香港音樂的信仰。
這次音樂祭預告明年將有《Tone音樂大獎》,所有創作都能參賽,獎項分為7個類別,包括:電子(Electronic)、民謠(Folk)、演奏(Instrumental)、金屬(Metal)、流行(Pop)、搖滾(Rock)及都市(Urban),各類別獎項分別設有最佳單曲、最佳專輯及最佳錄音室演譯。所有樂迷都能參與投票,Jan Curious更打趣道:「一人一票,不設選委。」每年度會有4次季選,每季度亦會分2階段月選,樂迷亦能在網上查看票選結果,公開透明才有代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