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為《幸福路上》只是賣幸福溫情和可愛卡通畫風的動畫,絕對大錯特錯。但必須承認,未看電影前,我亦抱有以上想法。看罷才發現動畫既是一部「成長說明書」,亦是一本「台灣簡史」,因此趕快提筆推薦。
導演宋欣穎將自己化身成小琪,將自己和成長地台灣的故事娓娓道來,過程有笑有淚。

個人自傳
宋欣穎於2012年就開始製作《幸福路上》,原本計劃拍成真人電影,但後來認為動畫更能展現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因此就先由動畫短片開始,再拍指籌組資金,將故事拍成動畫長片。主角林淑琪(小琪)的原型就是宋欣穎本人,小琪於70年代在台灣出生成長,輾轉間到了美國生活多年,後來再回到台灣,這些全都是宋欣穎的親身經歷。宋欣穎本人於1974年出生,卻刻意將小琪的生日設定在1975年4月5日,即蔣介石死去之日。故事由這一天開始說起,一直講到2014年太陽花學運結束,四十多年間,台灣歷盡變化,逐漸由一個高壓管治的地方,走向民主。宋欣穎一代人經歷過戒嚴解嚴、多場社會運動、藍綠陣營交替,這些事件除了是他們成長背景,亦影響著人的價值觀。無論是否台灣人,回望他們的的民主路,便知一點也不易走;而小女孩小琪的成長路,亦不相伯仲。

暗黑幸福
雖然《幸》的政治意味濃厚,但絲毫不損它的溫情。戲中的「情」來得自然真摯,將一家人的相處描繪得十分寫實。小琪兒時家庭較和睦,愈大愈有自己看法,和家人就愈來愈敵對。戲中道出了人在不同階段,和家人的衝突,引起人的共鳴和反思。
片名叫《幸福路上》,但導演多番刺破人對幸福美好想像。幸福路上有讀書不成的人、有婚姻失敗的人、有渾渾噩噩的人, 這些平凡小人物,構成了我們的生活。現實世界從沒有王子拯救公主的情節,《幸》的畫風很夢幻,但情節卻很暗黑,我們最後都沒辦法成為理想中的大人。我想,全戲最有智慧的還是頭頂白髮、樣子趣怪的阿嬤。她的格言是:「人只要吃飽就很幸福啦!」為人樂天豁達。甚麼是幸福是一道哲學難題,未知飲飽吃醉,又會否吃出個幸福來?

《幸福路上》
導演: 宋欣穎
聲演: 桂綸鎂、魏德聖
上映日期: 5月31日
片種: 劇情 / 動畫
片長: 111分鐘
PHOTO: 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