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半輪黃日》加納藝術家個展
荷蘭式蠟染布織物繪畫 探索非洲歷史文化

2022-04-08

《半輪黃日》(Half of a Yellow Sun),取自尼日利亞作家奇馬曼達·南戈齊·阿迪奇(Chimamanda Ngozi Adichie)的小說,內容聚焦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尼日利亞內戰,而個別作品的靈感來自於泛非主義音樂家和政治活動家費拉·庫蒂(Fela Kuti)在20世紀70年代的歌曲目錄。加納藝術家伊伯翰姆.馬哈馬(Ibrahim Mahama)在香港及大中華地區的首次展覽以此命名,對他來說,橫跨非洲的這段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時期,長久以來一直是其靈感來源。他表示:「這是一個非洲的故事,伴有超越混亂的自由思想。」

Coffin for head of state

馬哈馬通過全新織物繪畫作品,對材料、商業與文化身份的歷史進行探索。展出的作品所採用的材料,包括了藝術家這幾年來與加納各地市場工作的商人和婦女以新布所換的舊布,這些圖案密集、色彩鮮艷的布料稱為「荷蘭式蠟染」,這種織物在19世紀時為出口荷蘭的東印度殖民地而開發,採用傳統的印尼巴蒂克印花(batik)設計,製作成本比正宗蠟染布更低廉,大量生產卻遭到東南亞客戶的刻意迴避,導致荷蘭賣家積極尋求其他市場。其後傳到西非,增添了非洲靈感的設計,荷蘭式蠟染布最終成為非洲設計和文化的代名詞,於日常穿著的許多情況下作為一種非語言的交流方式,或在正式場合象徵財富、權力或影響力。而在後殖民時代的非洲,這些織物代表著對民族和泛非身份多樣性的頌揚。藉着將這些碎片匯集在一起,馬哈馬把不同的歷史、文化範式、具象和抽象形式疊加起來,作為他對殖民化遺產展開的持續調查的組成部分。

 Confusion break bones

Everything Scatter

Opposite people

Question jam answer

Shakara

Sorrow tears and blood

Teacher don’t teach me nonsense

相關文章